关于废止停止执行修改部分涉及企业资产与财务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9:16:21   浏览:85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废止停止执行修改部分涉及企业资产与财务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废止停止执行修改部分涉及企业资产与财务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

财企[2001]670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中央管理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的精神,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财政部决定废止、停止执行、修改部分涉及企业资产与财务的行政审批事项。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废止下列文件:
(一)《国家电力公司投资收益收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4月20日财政部财经字[1999]143号发布)。
(二)《葛洲坝水力发电厂专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1998年1月9日财政部财工字[1998]1号发布)。
二、停止执行下列文件中部分条款:
(一)《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6月6日财政部财外字[1996]215号发布)第四条第三款:主管财政机关审批投资单位境外投资经营情况的年度财务报告。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1999年5月11日财政部财基字[1999]74号发布)第十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初期当年无营业收入或能够取得少量的营业收入,但确需发生业务招待费的,须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方可按当年完成房地产开发工作量(即开发成本的当年借方发生额)的60%预计营业收入,并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入待摊费用: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年预计营业收入的5‰;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含1500万元)但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预计营业收入的3‰;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但不足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预计营业收入的2‰;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含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预计营业收入的1‰。第十四条:经有权机关批准建设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占开发项目比重较大的,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按照建设面积或投资比例采取预提办法从开发成本中计提公共配套设施费。
三、修改下列文件中部分条款:
(一)《工业企业财务制度》(1992年12月30日财政部发布)第三十一条“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企业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相应修改为“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企业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农业企业财务制度》第二十九条、《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第三十二条、《运输企业财务制度》第三十二条、《对外经济合作企业财务制度》第三十二条、《邮电通信企业财务制度》第三十二条、《电影、新闻出版企业财务制度》第三十三条、《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第二十九条及《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企业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也相应修改为“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企业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二)《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1997年10月21日财政部财工字[1997]346号发布)中第八条第二款“企业发生被盗贪污等财产损失,应按司法机关结案材料和具体损失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未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批的,企业不得自行处理”,相应修改为“对国有企业财产损失的处理实行财政备案制,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三)《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5月19日财政部财管字[2000]200号发出)第一条第一款“地方股东单位持有上市公司非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及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因司法冻结、质押担保等引起的股权变动及或有变动须报省级财政(国资)部门审批”和第二款“上市公司国家股权、发起人国有法人股权因司法冻结、质押担保等引起的股权变动及或有变动须报财政部审批”中,因司法冻结、质押担保引起国有股或有变动事项由财政审批制改为财政备案制,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四、本通知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国税发〔2008〕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为加强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范个人证券投资行为,现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1〕10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八年一月十七日
该案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管辖?

(案情)
原告福建省漳平市振福化工有限公司,住所地漳平市永福工贸小区。
被告邓友彬,男,1959年5月5日出生,汉族,干部,住漳平市土地局永福土地所宿舍。
1999年4月5日,邓水平受聘为原告在浙江省区域范围内的业务员,被告为邓水平提供担保,并签字。担保声明约定:我(指被告邓友彬)愿作为其合同推销员邓水平同志的经济担保人,并连带承担他(她)在推销过程中的一切经济责任。被告在“担保声明书”中注明:请贵公司与推销员之间加强联系、监督。1999年9月下旬,邓水平携款外逃,原告遂起诉要求被告承担保证责任。
原告诉称,1999年4月5日,邓水平受聘担任原告在浙江省区域内的业务员,同年9月下旬,邓水平携款去向不明,经结算,邓水平尚欠原告的货款计人民币197301.66元,被告系邓水平的经济担保人,依法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被告拒绝,原告遂提起诉讼。
被告辩称:原告在聘用邓水平为业务推销员时,答辩人在“担保书”中签字。原告与邓水平之间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劳动合同,“担保书”不是要实现债权人的债权,而是要保证“被担保人”不损害企业的利益,实际是原告怠于本单位职工的管理,将风险转嫁给担保人的不平等合同,该合同无效。现邓水平截留原告的货款潜逃,已构成犯罪,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答辩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审理)
本案“担保合同”所指向的“主合同”,约定的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担保”的内容不是要实现债权人的债权,而是要保证“被担保人”在行使职务过程中的一切经济责任,这种债权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即可以是正常履行职责产生的,也可以是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因此,本案的“担保合同”不符合《民法通则》和《担保法》的规定,由此引起的纠纷不应当由民法和担保法调整,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四款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福建省漳平市振福化工有限公司的起诉。
(评析)
本案看似一起普通的保证合同纠纷案件,但其所涉及的“保证”是否属于“民法”或“担保法”的调整范围,是关系到原告的诉请能否得到法律保护的关键问题。原告认为,被告在担保合同上签字保证,符合法律规定,为有效合同;被告认为担保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第八十五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担保法》第二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以上规定明确指出,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只是对因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主合同发生的债进行担保。这些主合同约定的当然是民事关系,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原告与邓水平从表面上看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但邓水平受聘后与原告形成的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内部从属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被告所担保的债,是原告与邓水平之间因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所形成的,是不确定的,也不符合《担保法》第二条规定的可设立担保的债,这种债不属于民法和担保法调整的范围。邓水平受聘期间与职责有关的行为,原告应当按照刑事法律或者行业纪律规定去寻求解决,因此本案不属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法院 刘永强 李龙发